歷年最嚴重的黑雨紀錄有哪些?

歷年最嚴重的黑雨紀錄有哪些?

2023年9月世紀暴雨導致全港日降雨量達632毫米,打破1884年以來紀錄;1992年5月黑雨引發觀塘翠屏道山泥傾瀉,造成多人傷亡。

黑雨警告通常影響香港哪些地區較嚴重?

黑雨警告主要影響香港的低窪及山區地區:
- 高風險區域:新界北區、沙田、大埔及荃灣等,因地理因素易發水浸
- 城市影響:九龍和香港島的隧道、地下鐵路及道路可能淹水癱瘓
- 山區風險:大嶼山及西貢等地易發生山泥傾瀉
- 天文台發佈時會標明具體受影響區域,公眾應注意本地消息

天文台發布哪些類型的極端天氣警告?

香港天文台主要發布以下幾類警告:

- 颱風警告信號:分為1、3、8、9、10號,表示風力強度及威脅等級。

- 暴雨警告信號:分為黃色(警示)、紅色(嚴重)和黑色(極端),每級對應降雨強度(如每小時超過70毫米觸發黑色)。

- 酷熱及寒冷警告:針對高溫超過33°C或低溫異常引發的健康風險。

- 雷暴及強風警告:用於突發事件,提供即時避險建議。

哪些行業有特殊黑雨上班安排?

緊急服務(警察、消防、醫護)及公共交通員工仍需當值;零售和餐飲業通常暫停營業;建築業員工應暫停戶外作業,轉室內安全區。

水浸報告對公眾有哪些實用價值?

水浸報告幫助公眾:一、風險規避:即時數據指引避開危險區,規劃安全行程或避難路線。

二、決策支援:保險公司用於理賠評估,或企業調整營運策略。

三、資訊教育:天文台案例資料提升民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。

四、資源分配:促進政府優先部署救援資源到高風險區。使用者可透過天文台平台搜尋歷史報告分析趨勢。

天氣警告包括哪些類型?

天文台發布多種天氣警告:

- 熱帶氣旋警告:分1-10號信號。

- 暴雨警告:分黃、紅、黑三級,對應每小時雨量30/50/70毫米。

- 雷暴警告:提示閃電和強雷雨。

- 寒冷天氣警告:預計氣溫達12°C以下發出。

- 酷熱天氣警告:預計氣溫達33°C以上發出。

每類警告有行動指南,市民應檢查網站更新。

在戶外遇到黑雨時,應採取哪些安全措施?

若在戶外遭遇黑雨,請遵循以下安全步驟:

- 立即尋找堅固建築物(如商場或地鐵站)躲避,避免停留於樹下或帳篷。

- 遠離河道、溝渠及山坡,以防山洪或泥石流。

- 如果無法找到避難所,蹲下並保護頭部,減少雷擊風險。

- 撥打999緊急求助,或使用天文台應用程式獲取附近避險點資訊。

事後應檢查身體狀況,必要時就醫。

Catalog
recommend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