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台發出黑雨前有哪些預警?
天文台發出黑雨前有哪些預警?
通常會先發布「黃雨」(每小時30毫米以上)或「紅雨」(每小時50毫米以上)警告,並透過手機應用、電視跑馬燈及社交媒體推送即時天氣提醒。
天文台發布哪些類型的極端天氣警告?
香港天文台主要發布以下幾類警告:
- 颱風警告信號:分為1、3、8、9、10號,表示風力強度及威脅等級。
- 暴雨警告信號:分為黃色(警示)、紅色(嚴重)和黑色(極端),每級對應降雨強度(如每小時超過70毫米觸發黑色)。
- 酷熱及寒冷警告:針對高溫超過33°C或低溫異常引發的健康風險。
- 雷暴及強風警告:用於突發事件,提供即時避險建議。
天文台的主要設施有哪些?
設有數碼天象廳、戶外觀測平台、太陽觀測專區、互動科普展廳及講座室。
另提供專業級天文望遠鏡供公眾使用,需工作人員協助操作。
天文台提供哪些獨特服務?
服務包括:即時天氣監測數據查詢、潮汐預報、紫外線指數警報、天文現象直播(如日食)、氣象科普講座等。
天文台的地震報告涵蓋哪些地區?
監測範圍包括香港鄰近區域(如珠江口),若發生震級2.0或以上地震,30分鐘內發布初步訊息並評估餘震風險。
天文台對公眾的教育活動有哪些?
天文台舉辦多種教育活動,包括學校參訪計畫、線上講座(主題如氣候變遷和星空觀測),以及展覽活動(如每年氣象開放日)。這些資源免費開放,旨在提升公眾科學素養;詳情可透過官網的「教育資源」欄位查詢和報名。
天文台周邊有哪些推薦景點?
建議結合西環鐘聲泳棚、中山紀念公園、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規劃行程,亦可步行至堅尼地城新海旁品嘗特色咖啡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