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惡劣時天文台會發出哪些警告信號?

天氣惡劣時天文台會發出哪些警告信號?

香港天文台會依情況發布颱風警告(如八號風球)、暴雨警告(黃、紅、黑色)、雷暴警告及酷熱天氣警告,民眾需透過官方APP、電視或網站接收即時資訊。

天文台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的標準是什麼?

暴雨警告分為黃、紅、黑三級:

- 黃色:預測或實際降雨量達30毫米/小時

- 紅色:超過50毫米/小時

- 黑色:超過70毫米/小時,可能引發嚴重水浸

天氣警告包括哪些類型?

天文台發布多種天氣警告:

- 熱帶氣旋警告:分1-10號信號。

- 暴雨警告:分黃、紅、黑三級,對應每小時雨量30/50/70毫米。

- 雷暴警告:提示閃電和強雷雨。

- 寒冷天氣警告:預計氣溫達12°C以下發出。

- 酷熱天氣警告:預計氣溫達33°C以上發出。

每類警告有行動指南,市民應檢查網站更新。

天文台提供哪些天氣預報服務?

每日發布本地分區天氣預報、即時雷達圖、颱風路徑追蹤,並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推送暴雨、酷熱及寒冷警告。專業用戶可申請定制化數據服務。

天文台的天氣預測包括哪些類別?

預測類別分為短期(每小時降雨機率)、中期(七天溫濕趨勢)和長期(月度氣候展望)。每種預測基於實時觀測(如雷達和雨量站)結合AI分析;熱門服務包括海灘泳灘預測和農作建議,資料以圖表形式直觀呈現。

天文台通過哪些渠道發布警告?

香港天文台發布警告的主要渠道包括:

- 數碼平台:官方網站、手機應用程式「我的天文台」及社交媒體(Facebook、Twitter)。

- 傳統媒體:電視台(如TVB、ViuTV)和電台(如香港電台第一台)的即時插播。

- 公共警示系統:透過政府新聞處發送SMS短信至註冊用戶。

- 戶外顯示屏:在商場、地鐵站等公共場所展示警告信息。

這些渠道確保信息廣泛傳播,覆蓋不同年齡層市民。

天文台發布哪些類型的極端天氣警告?

香港天文台主要發布以下幾類警告:

- 颱風警告信號:分為1、3、8、9、10號,表示風力強度及威脅等級。

- 暴雨警告信號:分為黃色(警示)、紅色(嚴重)和黑色(極端),每級對應降雨強度(如每小時超過70毫米觸發黑色)。

- 酷熱及寒冷警告:針對高溫超過33°C或低溫異常引發的健康風險。

- 雷暴及強風警告:用於突發事件,提供即時避險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