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台如何應對颱風警報?

天文台如何應對颱風警報?

當八號風球或更高信號生效時,天文台啟動緊急應變中心,每小時更新風暴動態,並協同政府部門發布防災指引及疏散建議。

颱風逼近時天文台如何發布警告?

按風力強度分為:

1. 一號戒備信號

2. 三號強風信號

3.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

4. 九號/十號颶風信號

每兩小時更新路徑及影響範圍

如何獲取天文台的最新天氣警報?

獲取最新警報方法多元:訂閱「我的天文台」App推播通知(自訂地點和警報類型)、關注官網首頁滾動更新、或撥打電話熱線1878 200查詢。警報內容涵蓋雷暴、火災危險和霜凍警告,系統自動根據嚴重程度分級。

天文台如何預測颱風?

天文台預測颱風透過多層面系統:首先監測衛星雲圖和雷達數據識別熱帶氣旋形成;其次使用超級電腦運行數值模型模擬路徑;最後結合歷史數據發布警報。預警分級包括一號至十號颱風信號,並透過官方App和媒體即時更新。

如何查詢今日天氣天文台的即時天氣報告?

可透過香港天文台官方網站或「我的天文台」手機應用程式,獲取即時天氣狀況、溫度、濕度及降雨概率等資訊,每小時更新一次。

天文台如何決定發佈黑色暴雨警告?

香港天文台使用多種工具決定發佈警告:包括自動雨量監測站數據(當每小時雨量逼近70毫米)、雷達圖分析雨區移動,以及全球天氣模型預測。

專家團隊即時評估潛在水浸、山泥傾瀉及交通風險後,透過官方網站、APP推送及媒體廣播發佈。

決策強調實時性,以減少人命財產損失。

為什麼天文台有時會發出錯誤警報?

錯誤警報通常源於技術限制(如傳感器干擾)或極端天氣突然轉變。天文台設事後檢討機制:分析預測與實際差異,並調整模型參數;公眾建議可透過投訴平台反映,促使誤報率降至低於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