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賢里天文台的歷史是什麼?
敬賢里天文台的歷史是什麼?
歷史背景:
成立於1985年,由台灣天文學會與台北市政府合作設立。
關鍵里程碑:
- 1985-2000:專注學術研究,輔助地方教學
- 2000年改建:升級數位設備,開放公眾參觀
- 近年發展:成為台北科普重鎮,年接待10萬人次
社會意義:
保存台灣天文遺產,並推動環境友善設計
香港天文台的歷史是什麼?
香港天文台成立於1883年,最初是英國殖民時期的氣象監測機構。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和現代化演變,現已發展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主要氣象部門,負責整合全球氣候數據、發展數值預報模型,並因應極端天氣加強災害預警系統。
在學校設置天文台的步驟是什麼?
步驟分規劃、建設與維護:首先與教育局申請許可評估場地;購置基礎設備如望遠鏡;安裝安全設施如遮光罩;後續安排定期檢修和培訓人員。建議從小型項目起步,避免高成本,並融入STEM教育框架。
黑雨巴士天文台是什麼?
黑雨巴士天文台是一個結合巴士旅行與天文觀測的互動設施,位於香港山區如大帽山附近,旨在提供低光污染的夜空觀星體驗。"黑雨"一詞源自1980年代香港放射性降雨事件,但此處隱喻純淨黑暗的夜空,強調環保與天文教育。主要特色包括:
- 巴士主題: 由特殊設計巴士載運遊客至優質觀測點
- 天文觀測: 配備專業望遠鏡和導覽員
- 教育元素: 針對公眾普及天文知識,呼籲光污染問題
適合家庭、天文愛好者參與,每週舉行主題活動。
父親節的起源和歷史是什麼?
父親節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紀初:
- 創始人:1910年,美國華盛頓州的路易莎·斯马特·多德(Sonora Smart Dodd)提議,以紀念其父親的奉獻精神。
- 歷史發展:初期未被廣泛接受,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簽署法律,正式確立為國家節日。
- 核心意義:目的是表彰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,強調父愛和責任,與母親節相呼應。
現在,許多國家已採納此概念,但日期和慶祝方式各不相同。
黑雨巴士天文台的歷史背景為何?
成立於2020年,由一群天文學家和環保人士發起,靈感來自香港1986年的放射性"黑雨事件",但轉化為正面教育:
- 名稱來源: "黑雨"意指過去事件,但設施重賦為"守護黑暗夜空"的象徵
- 發展歷程: 初期為社區項目,2022年擴展為正式設施,獲政府資助
- 目標: 提升公眾對光污染和天文的認知,年均接待10,000+遊客
相關組織:
- 合作夥伴包括香港太空館和環保團體
- 致力可持續發展項目
堅尼地城天文台是什麼機構?
堅尼地城天文台是香港專門從事氣象觀測、天文研究及公眾科普教育的機構,隸屬於香港天文台分支,提供天氣預報及天文數據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