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前往黑雨巴士天文台?

如何前往黑雨巴士天文台?

到達方式以交通類別區分:

- 公共交通:

  • - 從荃灣站搭51號巴士,車程約40分鐘
  • - 專線小巴直達,每30分鐘一班
  • - 自駕:

  • - GPS定位"大帽山天文台路",設有80個免費車位
  • - 團體安排:

  • - 提供包車服務,從市區酒店接送(額外費用200港元起)
  • 建議:

    - 下載官方APP獲即時交通更新

    - 高峰時段(週末)提早1小時抵達

    黑雨巴士天文台是什麼?

    黑雨巴士天文台是一個結合巴士旅行與天文觀測的互動設施,位於香港山區如大帽山附近,旨在提供低光污染的夜空觀星體驗。"黑雨"一詞源自1980年代香港放射性降雨事件,但此處隱喻純淨黑暗的夜空,強調環保與天文教育。主要特色包括:

    - 巴士主題: 由特殊設計巴士載運遊客至優質觀測點

    - 天文觀測: 配備專業望遠鏡和導覽員

    - 教育元素: 針對公眾普及天文知識,呼籲光污染問題

    適合家庭、天文愛好者參與,每週舉行主題活動。

    黑雨巴士天文台的歷史背景為何?

    成立於2020年,由一群天文學家和環保人士發起,靈感來自香港1986年的放射性"黑雨事件",但轉化為正面教育:

    - 名稱來源: "黑雨"意指過去事件,但設施重賦為"守護黑暗夜空"的象徵

    - 發展歷程: 初期為社區項目,2022年擴展為正式設施,獲政府資助

    - 目標: 提升公眾對光污染和天文的認知,年均接待10,000+遊客

    相關組織:

    - 合作夥伴包括香港太空館和環保團體

    - 致力可持續發展項目

    如何接收天文台的即時天氣資訊?

    可透過「我的天文台」手機應用程式、天文台網站(www.hko.gov.hk)、官方社交媒體平台(如Facebook、Twitter),或收聽RTHK電台及電視台的天氣報告。

    如何獲取香港天文台的最新天氣消息?

    公眾可通過多種渠道獲取香港天文台的最新消息:

    - 官方網站(www.hko.gov.hk)或手機應用程式「我的天文台」。

    - 電視和電台廣播,包括香港電台、商業電台等。

    - 社交媒體平台,如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天文台專頁。

    - 電話熱線(1878 200),提供自動語音天氣報告。

    建議訂閱天文台的推送通知,以即時接收警告更新。

    天文台如何監測和預測黑雨現象?

    香港天文台監測黑雨主要採用以下技術和方法:
    - 數據收集:透過雷達網絡、自動雨量站及衛星圖像實時分析降水
    - 預測模型:使用數值天氣預報系統模擬暴雨發展趨勢
    - 風險評估:結合歷史資料和人工智能預測水浸及災害影響
    - 預警發布:當數據顯示雨量超50毫米時,啟動多層次警告機制

    颱風期間天文台如何發布疏散指引?

    當懸掛八號或更高風球時,天文台會協同政府透過電視、電台及社群媒體發布停工停課、交通調整及避難中心開放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