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訪問教育局天文台的資源?

如何訪問教育局天文台的資源?

資源可通過教育局官網獲取,包括線上課程、氣象數據和教育工具;實體參觀需預約,可搜尋「教育局天文台預約系統」。建議在學校活動日免費體驗,或參加教育局舉辦的公眾開放日。需注意資源以教育優先,非商業用途。

教育局天文台如何處理惡劣天氣狀況?

處理流程分預警、應變與復原:先發布官方警報系統;學校啟動停課或延遲安排;提供線上資源替代實體活動;災後評估損害與培訓。重點配合政府指令,確保教育連續性與安全優先。

教育局天文台如何解讀天氣警告?

天氣警告系統根據災害等級分類:颱風信號分1-10號,代表風力強度;暴雨警告分黃、紅、黑色,對應降雨量。建議家長和學校在警告發布時,參考天文台官方app實時更新,並採取措施如停課安排。確保學生安全是首要原則。

天文台如何監測地震?香港會有海嘯風險嗎?

透過全球地震網絡即時監測,香港位於板塊穩定帶,但鄰近海域若發生7級以上地震,仍可能引發局部海嘯,機率低於0.1%。

天文台的警告與其他地區的系統相比如何?

香港系統與國際標準對接:

- 類似機制:如中國內地或澳門基於分級預警,但標準細節有差異。

- 比較優勢:香港強調實時更新和公眾互動,減少延誤風險。

- 協調合作:與周邊地區分享數據,提升區域應對效率。

這確保預警在全球挑戰中一致化。

陳國基天文台的觀星活動如何參加?

每月舉辦免費公開觀星夜,需提前報名。活動提供天文望遠鏡,並由導賞員講解星座、行星及當季特殊天象(如流星雨)。

如何預約參觀陳國基天文台?

可透過天文台官網的「預約參觀」頁面選擇時段,填寫個人資料及參觀人數。一般建議提前2週預約,週末及節假日名額較緊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