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重大的極端天氣事件有哪些?
歷史上重大的極端天氣事件有哪些?
知名例子包括:
- 颱風「溫黛」(1962年):觸發10號信號,造成傷亡和基礎設施破壞。
- 2008年暴雨事件:黑色警告後嚴重水浸,推動預警系統升級。
- 酷熱天氣紀錄:2019年溫度創新高,天文台發布多次警告提升公眾意識。
這些事件強調警告系統的重要性。
歷史上香港發生過哪些重大黑雨事件影響港鐵?
著名事件包括:
- 2008年6月7日:黑雨導致黃大仙站水浸,列車暫停一小時。
- 2018年5月:暴雨引發荃灣綫延誤,影響數萬乘客。
- 2021年8月:天文台發黑雨警,港鐵多線減速,服務恢復需4小時。
香港近年極端天氣事件有哪些?
包括:
- 2018年超強颱風「山竹」造成廣泛破壞
- 2021年破紀錄7月豪雨(時雨量達158.1毫米)
- 2023年百年一遇「500年雨量」黑雨事件
天文台在極端天氣事件中的角色是什麼?
香港天文台擔任核心監測與預警機構,其角色包括:
- 數據分析:使用衛星、雷達及氣象站收集即時資料,預測發展趨勢。
- 風險評估:基於科學標準(如風速、降雨量閾值)決定警告級別。
- 公眾溝通:發布清晰指引,協調政府部門(如警務處)執行應變計畫。
- 持續更新:在事件期間調整警告,提供後續評估報告。
天文台發布哪些類型的極端天氣警告?
香港天文台主要發布以下幾類警告:
- 颱風警告信號:分為1、3、8、9、10號,表示風力強度及威脅等級。
- 暴雨警告信號:分為黃色(警示)、紅色(嚴重)和黑色(極端),每級對應降雨強度(如每小時超過70毫米觸發黑色)。
- 酷熱及寒冷警告:針對高溫超過33°C或低溫異常引發的健康風險。
- 雷暴及強風警告:用於突發事件,提供即時避險建議。
在哪些國家慶祝父親節?
全球超過百國慶祝,主要例子:
- 亞洲:台灣、中國、日本、韓國(日期多樣化)。
- 歐美: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德國、法國(普遍在6月)。
- 其他:澳洲、巴西、南非、印度(日期和習俗在地化)。
- 例外:部分穆斯林國家未廣泛慶祝,或與家庭節日合併。
這反映文化多樣性,慶祝強度最高地區包括北美和東亞,影響商業活動。
潘冬平的慈善事業包括哪些?
潘冬平成立「冬平基金會」,主要支持教育、環保和醫療專案。
- 教育專案:資助偏鄉學校建設獎學金計畫。
- 環保貢獻:投資綠能研究,協助減少碳排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