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台在發出黑雨警告時的責任是什麼?

天文台在發出黑雨警告時的責任是什麼?

香港天文台在發出黑雨警告時的主要責任包括:
- 監測天氣數據:使用雷達、衛星及地面觀測站實時分析雨量
- 及時發佈:通過網站、應用程式、媒體及警告信號系統通知公眾
- 評估影響:提供暴雨對交通、洪水及山泥風險的預警
- 解除警告:當雨勢減弱後,及時撤銷警告並恢復正常報告

天文台如何決定發佈黑色暴雨警告?

香港天文台使用多種工具決定發佈警告:包括自動雨量監測站數據(當每小時雨量逼近70毫米)、雷達圖分析雨區移動,以及全球天氣模型預測。

專家團隊即時評估潛在水浸、山泥傾瀉及交通風險後,透過官方網站、APP推送及媒體廣播發佈。

決策強調實時性,以減少人命財產損失。

天文台通過哪些渠道發布警告?

香港天文台發布警告的主要渠道包括:

- 數碼平台:官方網站、手機應用程式「我的天文台」及社交媒體(Facebook、Twitter)。

- 傳統媒體:電視台(如TVB、ViuTV)和電台(如香港電台第一台)的即時插播。

- 公共警示系統:透過政府新聞處發送SMS短信至註冊用戶。

- 戶外顯示屏:在商場、地鐵站等公共場所展示警告信息。

這些渠道確保信息廣泛傳播,覆蓋不同年齡層市民。

為什麼天文台有時會發出錯誤警報?

錯誤警報通常源於技術限制(如傳感器干擾)或極端天氣突然轉變。天文台設事後檢討機制:分析預測與實際差異,並調整模型參數;公眾建議可透過投訴平台反映,促使誤報率降至低於5%。

如何查詢天文台的最新黑雨警告訊息?

公眾可通過多種方式查詢香港天文台的最新黑雨警告:
- 官方渠道:訪問天文台網站(hko.gov.hk)或下載「我的天文台」應用程式
- 媒體平台:觀看電視或收聽電台即時廣播
- 社交媒體:關注天文台Facebook或Twitter更新
- 電話服務:撥打天文台熱線1878200查詢
- 警告信號:在公共場所留意天文台發出的視覺警告標誌

黑雨警告對商業活動有什麼影響?

黑雨警告對商業活動的影響包括:

- 零售業和餐飲業可能暫停營業,尤其是戶外市集或露天場所。

- 辦公室應啟動在家工作安排,減少員工通勤風險。

- 物流和運輸業延誤,供應鏈可能中斷。

- 保險公司提供相關索償服務,企業應備有業務持續計劃。

政府可能發布特別指引,協助中小企減輕損失。

什麼是黑色暴雨警告?

黑色暴雨警告是由香港天文台發出的一種極端天氣警告信號,當預計雨量每小時可能超過70毫米時發佈。這表示嚴重水浸、山泥傾瀉或交通癱瘓的風險極高。天文台會根據實時雷達、雨量監測站及天氣預測模型評估,發出警告後市民應立即躲避到安全室內,避免外出。